粮温高且水分高。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夏季梅雨季节机械化入仓的粮食,一方面入库时粮食原始水分偏高,粮食在输送带上吸收外界热量形成粮堆高温高湿环境;另一方面粮食原始水分正常,由于在人库过程中粮食吸收外界水分及热量,导致粮堆高温高湿环境。这两种情况入库的粮食,无论哪一种,即使夏季人库结束后及时进行了密闭熏蒸杀虫处理,且杀虫率达,但经过一段时期后即使进入了冬季,外界气温较低,由于受粮食旺盛的呼吸及微生物活动放出的热量影响,粮温无明显下降趋势,形成一个高温高湿环境,一般粮温在25~28℃,相对湿度在65%~75%,此温湿度适合虫卵的再度孵化,产生第2代储粮害虫,若检查处理不力将引起储粮发热。
检测比较粮温法:检测比较机械通风时粮温的变化情况可以间接地判断降温通风的均匀性,即在粮堆的不同部位布点测温,经过一段时间通风后检测并比较粮堆同一层粮温的下降幅度,若某部位的粮温下降较慢,且与邻近部位形成明显的温差,则该部位则是机械通风的死角。该方法比较简单,但要求测温布点合理,因为每个点所测温度值只能反映粮堆中很小范围内的粮温,实际工作中,可结合粮情测控系统的测温点再在风道中间和仓墙四角增设一些测温点进行检测比较。
高温控制措施:在高温季节粮食人库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另外还要主要对粮仓通风,有研究表明,谷物充分通风干燥可防止霉菌腐烂,另外快速风干比缓慢风干对防止抑制产生效果好。通风降温是非常有效的高温控制措施,而通风设计清况要根据粮仓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有研究表明离心式风机通风多在当上层粮温大面积高于30℃时使用。粮食仓储通风通常以控制上层粮温为主要目的,对于水分过高的大面积的粮仓温度过高时,要加大通风时间和力度。秋冬季节的降温通风要注意检查粮面四周的死角区通透情况,再根据通透的具体情况来设计通风的具体方式和时间。
对于一个粮堆,各部位的孔隙度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自动分级明显的部位更为突出。粮堆底层所受压力大,孔隙度较小。此外,粮堆吸湿膨胀后,也会造成孔隙度降低。
粮食的密度与孔隙度在粮食储藏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孔隙度的存在,决定了粮堆气体交换的可能性,是粮粒正常生命活动的环境。孔隙中空气的流通,粮堆内湿热易散发,粮食就耐储藏;如果孔隙度小,气体交换不足,当某些部位湿热高时,粮堆内就会湿热郁积不散,易引起发热、霉变。所以粮堆中有一定的孔隙度,对保证粮食安全储藏是必要的。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粮库用门窗厂的上谷仓储设备于2025/4/1 12:11:5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jiazuo.mf1288.com/sgccsb123-2852622046.html